慢性乙肝是嚴重危害群眾生命健康的慢性傳染病。2016年我國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為6.1%,慢性HBV感染者為8 600萬例,距離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為公共衛(wèi)生危害的目標任重而道遠。
中國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》(2022年版)提出的慢乙肝治療目標: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復制,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肝臟纖維組織增生,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、肝硬化失代償、HCC和其他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,改善患者生命質量,延長其生存時間。對于部分適合條件的患者,應追求臨床治愈。其中,最關鍵的途徑,就是最大限度長期抑制乙肝病毒復制。從減少嚴重情況發(fā)生,到追求臨床治愈,慢乙肝抗病毒治療,在走一條逐漸趨向我們消除乙肝目標的階梯之路。
第一階梯 迫在眉睫 不得不抗
如果有一個乙肝病人,進一步詳細了解病史,完善檢查,評估病情,發(fā)現(xiàn)他有以下情況的一種,必須選擇合適的抗病毒藥物盡快的抗病毒治療,并長期堅持,因為盡快盡早地抑制病毒復制,才能減少以上疾病進一步進展。
1 肝硬化; 2 肝衰竭; 3 肝癌; 4 肝移植; 5 接受化學治療靶向藥物及免疫抑制劑治療; 6 接受丙肝DAA治療。 第二階梯 從長遠計 能抗就抗
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》(2022年版)中特別強調擴大抗病毒治療范圍:對于血清HBV DNA陽性者,無論ALT水平高低,只要符合下列情況之一,建議抗病毒治療。
1 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HCC家族史(B1); 2 年齡>30歲(B1); 3 無創(chuàng)指標或肝組織學檢查,提示肝臟存在明顯炎癥(G≥2)或纖維化(F≥2)(B1); 4 有HBV相關肝外表現(xiàn)(如HBV相關性腎小球腎炎等)。
也就是說只要能檢測到乙肝病毒,符合以上情況之一者,都建議抗病毒治療。
有乙肝病毒復制時,乙肝病人進展為肝硬化,肝衰竭,肝癌的風險是增加的,所以從長遠計,能抗病毒就抗,這樣才能降低慢性乙肝進展的可能。
第三階梯 優(yōu)勢人群 追求臨床治愈
慢乙肝治愈的類型主要包括完全治愈(又稱為病毒學治愈)和臨床治愈(又稱為功能性治愈或免疫學治愈)。
完全治愈 即血清HBsAg檢測不到,肝內和血清HBV DNA清除(包括肝內cccDNA和整合HBV DNA),血清抗-HBc持續(xù)陽性,伴或不伴抗-HBs出現(xiàn)。由于cccDNA持續(xù)穩(wěn)定存在,且目前缺乏針對cccDNA的特異性靶向藥物,因此完全治愈難以實現(xiàn)。但慢乙肝可以通過規(guī)范治療提升生活質量。 臨床治愈 即完成有限療程治療后,血清HBsAg和HBV DNA持續(xù)檢測不到,HBeAg陰轉,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學轉換,殘留cccDNA可持續(xù)存在,肝臟炎癥緩解和肝組織病理學改善,終末期肝病發(fā)生率顯著降低。臨床治愈類似于急性HBV感染后自發(fā)性病毒清除的狀態(tài),標志著慢乙肝的持久免疫學控制,是目前國內外指南推薦的理想治療目標。與完全治愈不同,臨床治愈可在優(yōu)勢慢乙肝人群中通過優(yōu)化治療方案實現(xiàn)。